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2026年上海春季医博会 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在欧洲市场展现“智造”硬实力

时间:2025-8-1 16:01:04点击:

在波兰北部的城市格但斯克(Gdańsk),中国制造的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在当地女性健康筛查中担当重要角色;在西班牙马拉加(Málaga),一台搭载了人工智能的磁共振设备,将患者的单次检查时间缩短一半;法国Evesio核医学中心装备的全身PET/CT系统,其探测器灵敏度达到行业顶尖水平。这些高性能设备,均来自于一家名为“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的中国企业。

  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历来对技术创新、产品稳定性和临床信任度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市场主要由欧美成熟品牌引领,形成了极高的准入壁垒。然而近年来,一批注重研发、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医疗设备企业,凭借其创新技术与高品质产品,逐渐获得欧洲市场的认可。这些代表着中国先进制造水平的产品为当地的医疗服务体系带来了新的选择,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贡献着高效的“中国方案”。

2025年4月10日,上海,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 2025)举行,图为飞依诺展示的彩超仪器

  从波兰到西班牙的临床验证

  波兰格但斯克一直面临着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该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放射科专家马尔钦·斯特尼茨基(Marcin Sternicki)博士创立的STERMED诊所,是当地居民进行影像诊断的关键机构。为了提升早期诊断的精准度,他对设备的选择尤为审慎。

  2020年4月,当大多数欧洲同行对来自中国的医疗设备品牌还持观望态度时,拥有德国、意大利等多国进修背景的斯特尼茨基,成为了联影医疗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在欧洲的首位用户。

  “这台设备配备的放大摄影技术能将影像放大至1.8倍,这对于探测预示隐匿性病灶的微小钙化点至关重要至关重要,”斯特尼茨基在接受《今日中国》的采访时解释说,“它显著提升了我们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一选择,不仅满足了诊所的需求,也为当地启动全国性的乳腺癌筛查项目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四年后,诊所再次引进了该品牌的1.5T磁共振设备。这台搭载了人工智能的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在提供媲美3.0T磁共振系统图像质量的同时,还弥补了乳腺X射线摄影在部分乳腺癌诊断中的局限性。“两套设备结合使用,可以将我们的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提升至95%。”斯特尼茨基表示。

  类似的合作故事也在西班牙展开。HM Hospitales是西班牙规模领先的私立医院集团之一,以其对医疗质量的高标准而闻名。其马拉加分院影像诊断负责人何塞法·卡尔沃(Josefa Calvo)博士表示,引进联影的磁共振设备为医院带来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改变”。

2025年6月,HM Hospitale的放射科技师使用联影磁共振设备为患者扫描(受访者供图)

  “以一位65岁的肝转移癌患者为例,”卡尔沃博士介绍,“她过去的检查耗时近一小时,且过程体验不佳。使用新设备后,检查时间缩短到30分钟,更重要的是,通过质量极高的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她肝脏内的病变。”

  自2018年以来,凭借过硬的产品性能和深度互信的伙伴关系,联影医疗已稳步进入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丹麦和波兰等超过15个欧洲国家。

  技术自主化与“产学研医”融合生态

  联影等中国医疗装备企业在欧洲市场获得认可,并非源于偶然的市场机遇,而是走过了一条长达十余年、由巨额研发投入、核心技术攻坚和深刻市场洞察铺就的战略路径。

  十多年前,中国本土的高端领域医疗设备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教授严福华回忆,当时院方的许多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这种市场环境促使一批中国企业决心投入自主创新。

  “高端医疗器械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它对技术创新、研发周期和资本投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告诉《今日中国》。自2011年成立以来,联影便确立了其发展战略:第一个是必须全线产品覆盖;第二个就是核心部件自己研发和生产;第三个必须就是要对标国际上顶尖的产品的技术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常年将超过营业收入15%的资金投入研发。截至2024年末,累计专利申请已超过93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80%。更重要的是,公司建立了覆盖产业链上游的垂直创新体系,包括PET数字光导探测器、MR超导磁体等决定设备性能上限的核心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与制造。公司也因此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世界首款2米PET-CT和世界首款全身5.0T磁共振,使其在全球技术前沿获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仅有先进的技术参数并不足以赢得临床机构的长期信任。为此,联影医疗构建了一种深度连接产业、学术、科研与临床的协作模式。通过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在临床、科研等领域深度合作,将医生在一线遇到的实际问题,直接转化为工程师的研发课题。

  “我们最关心的,是切实解决患者的问题。”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指出了这种协作模式的价值核心。“在产业与临床的联动中,产品性能得以不断完善。这是一个优势互补、相互依托的过程。”这种模式确保了技术创新能够紧密围绕临床需求,并根据真实反馈持续迭代。

  从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到高效的本土化服务网络,再到与顶尖医院的深度创新合作,联影将技术优势系统性地转化为市场信任,最终铺就了其通往全球高端市场的路径。

2025年4月10日,上海,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西山科技展区

  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联影医疗的全球化发展,是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追赶,到后来的并跑,再到如今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从依赖进口到产品不断进入全球市场,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医疗装备产业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发展状况与趋势》数据,2012年至2023年,中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这一趋势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由2012年的1.49万家增至2023年的3.6万余家),更重要的是本土品牌在高端装备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医学装备的出口总额(3765.3亿元人民币)已超过进口总额(3476.1亿元人民币),这表明,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医疗设备消费市场之一,也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与产品输出国。

2025年4月9日,上海,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佗道医疗展示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可实行远程医疗手术

  尽管发展迅速,但中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指出,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仍有待加强。他认为,如何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源头创新方面的差距,是中国医疗产业未来需要持续努力解决的问题。

来源:今日中国,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

上一篇:2026上海国际医疗展览会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顶部